記者洪素津/綜合報導
曾在舞台劇中飾演手譯員的美女演員廖曉彤,因為聾人子女的身份,讓她自小擅長手語,比別人多了一份上天給的禮物,也因父母的關係,她更關心聾人議題,最近更發起「聲音藏在 —— 創造聾人音樂友善環境」計畫,將流行音樂以手語的方式表達,讓聾人「看」見音樂,感受音樂帶來的美妙。
▲(左起)廖曉彤、廖媽媽、廖爸爸開心合影。(圖/聲音藏在提供)
廖曉彤從小只能透過手語和父母溝通,因此養成她放棄溝通,拒絕對話,什麼事都自己處理的獨立個性,「我知道父母很辛苦,但我不太會表達,所以很多事都藏在心裡,造成很多誤會,我也放棄了很多對外求救的機會。」由於自己在藝術中享受到的愉悅及滿足,讓廖曉彤重新思考身為聾人的父母是否也能像大家一樣享受各種娛樂?她還記得首次演出舞台劇時,曾邀請母親到場觀賞,但母親卻搖搖頭說不要,「我看不懂舞台劇,聽不到他們在說什麼,很無聊會睡著。」她才驚覺:「舞台劇沒有手語翻譯,就像一般人看劇沒有聲音也沒有字幕,只能靠著演員的肢體與表情猜測劇情,那鐵定很無聊。」
▲(左起)廖曉彤、廖媽媽、廖爸爸開心合影。(圖/聲音藏在提供)
一般人享受著各種視聽娛樂的同時,廖曉彤也希望父母能夠享受戲劇、音樂帶來的美妙,加上她自小受到父親的影響,看著爸爸收集了許多張學友、伍佰、披頭四的CD,洗澡時甚至還會唱國歌,讓她與姊姊經常懷疑爸爸平常假裝聽不到,因為他常常聽歌,每天也是在廁所唱歌,「有時候真的很希望父母是裝出來的。」
▲廖爸爸外表看似與一般人無異,其實聽不到聲音。(圖/聲音藏在提供)
事實上,聾人因聽損程度、先天後天分為不同類型,父親可以感受到部分聲音及振動,母親則是可以透過耳機放得很大聲,可以聽到細微的聲音及感受耳機的震動,還曾聽蔡琴的歌曲聽到流淚。廖曉彤在「聲音藏在 —— 創造聾人音樂友善環境」計畫中,訪問了4位聾人,包括自己的父母,讓他們用肢體與圖畫的方式,表達自己感受到的音樂是什麼模樣。她說,「音樂不是只是用耳朵去聽,可以用各種感官去體驗。」
▲廖媽媽將感受到的音樂化成一幅畫。(圖/聲音藏在提供)
廖曉彤說,聾人群體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群人,尤其從外觀看來與大眾無異,所以權益常常被忽視,「連我有時也會忘記父母也有享受娛樂的需求。」即使現在在藝文場所都能享受優惠,也因為展演內容並無手語同步演繹、翻譯或其他轉譯形式,使得聾人就算進得去場館,也無法沈浸於表演當中,造成「票買得到,表演看不到」,希望藉由此次計劃,搭起聾人與音樂世界的橋樑, 讓音樂悄無聲息,讓無聲的世界充滿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