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台灣之光!青光眼藥之父邱春億 80歲仍持續研發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今周刊提供 邱春億

▲青光眼藥之父邱春億(圖/今周刊提供)

撰文/ 孫蓉萍(今周刊)

來自台灣的邱春億,約40年前發明了青光眼藥,造福廣大患者;81歲的他,仍不斷思考如何嘉惠更多眼疾患者,並且希望將發明成果,獻給他的故鄉。

在一場由台灣生物產業協會舉辦的新藥開發研討會中,他神來一筆提出建議:「台灣是隱形眼鏡王國,或許可考慮在隱形眼鏡裡裝上藥,把它變成一種藥物載體。」乍聽之下,有點誇張,但在場專家沒人可以忽略他的意見,因為,說話的人是邱春億。

「它是本世紀的靈丹妙藥!」1978年,美國CBS晚間新聞主播以這樣的口吻報導「左旋滴目樂」,這個在當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青光眼新藥,發明者就是在台灣土生土長的邱春億。

刻苦的新竹囝仔 

赤腳上小學 自動自發苦讀勤學

在近期遠足文化出版的邱春億自傳《創新的視界》封面上,有這樣一句描述,「我對於我想要做的無中生有的事情,從未猶豫過。」的確,即使43歲那年就發明新藥,在國際間被譽為「青光眼藥之父」,但他的腳步沒有停下;70歲,提出治療乾性黃斑部病變的點眼藥;80歲,還要挑戰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

發表過300多篇論文,專利發明30件以上,雖然已經81歲,邱春億一直堅持「挑戰未知,無中生有」。接受《今周刊》專訪時,他娓娓道來自己從零開始的一生。

邱春億出生於新竹,在11個兄弟姊妹當中排行第10,童年家境並不富裕,和許多同年代的台灣子弟一樣,有過赤腳上小學的經驗;考上新竹中學後,雖然學校規定必須穿著黑色皮鞋,但「礙於成本」,他穿的不是「一雙鞋」,而是各自零買、長相不同的「兩隻鞋」。

兒時經常看見媽媽、姊姊們一起編草帽貼補家用,這樣的身教,讓邱春億從小就非常獨立,「我覺得,只要自己肯學,不管什麼,一定都能學會。」學、肯學、盡可能地學,成了他自小認知的人生解藥。

兼5份差的研究生 

跨界食品業 還研發煉油機器

邱春億回憶,他就讀台大藥學系時,就兼了兩份家教;在台大藥理學研究所時期,更同時做5份工作,而且領的都是正職的薪水。當時每人平均月薪大約是1000元,可是他的5份正職工作所得,加上研究生的薪水,一個月可以領到6000元,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工作,原本都是我根本不懂的領域。」

「但是我什麼都敢、什麼都學。」邱春億說,當年的企業老闆普遍認為「台大學生什麼都會」,所以即使邱春億讀的是藥學,食品廠仍找他去工作。於是,他每天凌晨就起床,研讀工作所需的相關書籍、論文,「2點一到,自動起床,從沒賴床過。」

至於自學苦讀的成果,邱春億這麼說:「當時,我不但幫公司研究如何從黃豆抽取黃豆油、精製時如何脫色脫臭,還自己研究機械學,幫公司設計生產設備,告訴鐵工廠我要用多大的油桶、用多厚的鐵皮,才能做出精製油的機器。」未知的領域,從來不是邱春億的禁地,而是他永遠樂於闖蕩的戰場。

取得碩士學位後,1964年,邱春億到美國范德堡大學攻讀博士。對於研究,他的思惟和別人迥異,首先是要求跨領域。他說,多數人在做研究時,喜歡用和自己同科系出身的人,這樣他們才有共通的語言,容易舉一反三,不會浪費時間在溝通上,「可是我一定要用不同領域的人,我學藥理,我的研究室要用化學、動物、物理等不同科系的人,因為他們可能異想天開,給我一些新的刺激。」(閱讀全文:http://goo.gl/JGiSo6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990期。

延伸閱讀》

蘇怡寧跳脫健保框架 打造最強的產科艦隊--- http://goo.gl/45Qkgr

陳立:我每周去、連去五年 這就是教育實踐力--- http://goo.gl/vlWDWI

一場說49次「沒有」的演講 8分鐘振奮70萬人--- http://goo.gl/xH4vV3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