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古代這刑罰,女子寧死也不願接受!如今竟成了一種「時尚」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古代很多刑罰,女子無法接受。(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古代很多刑罰,女子無法接受。(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古代封建社會有很多殘忍的刑罰,讓人聞之色變;其中,有一種刑罰叫「黥刑」,又叫「墨刑」,施行的方法就是在人的臉上或身體的其他部位刺字,然後塗上墨或別的顏料,使所刺的字成為永久性的記號,而這就如同現代的刺青;這種刑罰是古代女子寧死也不願接受的,如今竟成了一種「時尚」。

刺青最開始出現的時候,它是一種刑罰,用以懲罰犯人的。早在西周時期,貴族會在奴隸的臉上刺字或者是刺上圖案,讓人們一眼就能看出他們和別人不同;貴族常用黥面者作守門人,因為這些人的臉上帶有恥辱的標記,走到哪裡都會被認出來,所以他們一般都不會逃跑。而且,黥面者的四肢是健全的,不影響勞動工作。

古代「黥刑」會在罪犯臉上刺字。(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古代「黥刑」會在罪犯臉上刺字。(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換言之,從西周時起,黥刑的使用很普遍,是上古的五刑之一;自漢文帝廢除肉刑,但黥刑並未真正廢除掉,成為刑罰制度外的一種私刑,根據統治者需要和情緒隨意使用。五代時期後晉天福年間開始,黥刑又正式成為刑罰的一種附加刑,直至清末光緒三十二年,清廷修訂《大清律例》徹底廢除此刑,前後沿用數千年才真正退出歷史舞台。

歷史上,有關黥刑有很多著名的例子,如秦末農民起義英雄之一的英布,曾因觸犯秦律被處以黥刑,因此《史記》中稱他為「黥布」;唐朝時的上官婉兒因為得罪武則天而被黥面,在額上留下刺青,後來她仿效劉宋壽陽公主的梅花妝,在額上刺字的地方以梅花形為裝飾(一說為黥面時刺成梅花形),顯得格外嫵媚,並且為其他女性模仿,成為唐朝流行的化妝之一。

唐朝時的上官婉兒曾被施以黥刑。(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唐朝時的上官婉兒曾被施以黥刑。(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唐末各地方的藩鎮相繼割據,形成各自獨立的軍事勢力,戰事不斷,百姓被強征參軍時有逃跑,逃兵被捉回就會被黥面。宋朝的黥刑更加普遍,常對發配邊遠地區的罪犯附加黥刑,稱為刺配。

刺青在現代已成為時尚。(圖/翻攝自pixabay)

▲刺青在現代已成為時尚。(圖/翻攝自pixabay)

在大多數情況下,刺字在古代是一種刑罰,還是一種屈辱的、不被人接受的刑罰。可到了現代,卻成為了人們個性的彰顯;有的人會把愛人的名字或者特殊圖案刺在身上,作為紀念;也有的人會把自己所信仰的東西刺在身上;相信古人一定萬萬沒想到,當時他們的聞之色變的「黥刑」,如今竟成為一種潮流、一種時尚。

加入 @setn 好友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