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效型單株抗體 造福「免疫功能低下族群」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三年,不少民眾在疫苗的保護下免於重症風險。但根據國健署數據,全台約有50-60萬免疫低下族群,如血癌、接受化放療、器官移植、接受免疫抑製劑治療、HIV及先天性免疫不全等,施打新冠疫苗保護力不足,長期暴露於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中。

全台約有50-60萬免疫低下族群,難以透過疫苗接種獲得充足保護力。(圖/截自影片)

▲全台約有50-60萬免疫低下族群,難以透過疫苗接種獲得充足保護力。(圖/截自影片)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指出,免疫低下族群在施打新冠疫苗時,會面臨到兩大困境。多數免疫低下族群正接受不同治療,可能需要延後現有治療才能接種疫苗,但有可能造成既有疾病惡化,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全,較難透過疫苗施打後產生抗體,進而獲得主動免疫的保護力,研究指出,血液惡性腫瘤病患於疫苗接種後,僅50%能產生抗體反應,保護力相當有限,因此需要以「被動免疫」的方式獲得保護力。

賴基銘教授指出,免疫低下族群需要以「被動免疫」的方式獲得保護力。(圖/截自影片)

▲賴基銘教授指出,免疫低下族群需要以「被動免疫」的方式獲得保護力。(圖/截自影片)

賴基銘教授指出,「長效型單株抗體」不同於一般疫苗將抗原施打進人體激發免疫系統主動產生抗體,而是直接施打抗體至體內,進而產生「被動免疫」保護效果。臨床數據顯示,接種後六個月內可降低83%感染風險,效力與安全性已通過臨床試驗證實,證據也顯示針對Omicron、BA.4、BA.5等變異株具療效。

臨床研究,長效單株抗體可降低83%染疫風險。(圖/截自影片)

▲臨床研究,長效單株抗體可降低83%染疫風險。(圖/截自影片)

此外,歐盟、日本、泰國及台灣也陸續於在今年取得治療的適應症,用於「具重症風險因子且不需用氧」的輕症病患治療。臨床數據也顯示,在出現症狀後5天內給藥,能夠降低住院率或死亡風險近7成。

我國疫情指揮中心今年採購「長效型單株抗體」,並公布四大適用施打條件。(圖/截自影片)

▲我國疫情指揮中心今年採購「長效型單株抗體」,並公布四大適用施打條件。(圖/截自影片)

根據統計,國內血液惡性腫瘤病人大概5萬多人,近10年台灣血癌人數不斷成長,從2016年起成列名男性十大好發癌症,2019年上升至第九名,而台灣平均每個月大概有300位等待骨髓移植的患者,但只有10%的患者可幸運的在非家屬間獲得造血幹細胞的捐贈。無論是否完成骨髓移植,其實血液惡性腫瘤也就是血癌患者免疫功能都處於低弱的狀態,需要更專門且積極的防護。

丁先生術後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劑避免排斥現象,自身免疫功能更加低落。(圖/截自影片)

▲丁先生術後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劑避免排斥現象,自身免疫功能更加低落。(圖/截自影片)

37歲的血癌患者丁先生,歷經5次化療,終於在今年8月完成骨髓移植,也以「一年內骨髓移植患者」的身份,成為第一批施打長效型單株抗體的受惠者。他表示,自己血癌確診期間正值國內疫情嚴峻時刻,雖然面對病情始終保持樂觀,但對於疫情卻讓全家十分緊張,老婆小孩每天回到家裡就全身消毒換衣服,媽媽也不敢隨便來探視。8月份終於接受妹妹配對成功的骨髓移植手術,但術後高度觀察期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劑避免排斥現象,讓自身免疫功能更加低落。出院兩個月後正好遇上國內採購的第一批免疫低下族群專用的「長效型單株抗體」,在醫師建議後施打,降低染疫風險,讓他在骨髓移植後能夠專心治療、復原,減少疫情的擔憂。

丁先生因「一年內骨髓移植患者」的身份,成為第一批施打長效型單株抗體的受惠者。(圖/截自影片)

▲丁先生因「一年內骨髓移植患者」的身份,成為第一批施打長效型單株抗體的受惠者。(圖/截自影片)

針對免疫低下族群的防疫,賴基銘教授也建議,個人防護措施是關鍵,如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接種COVID-19疫苗等。若是長效型單株抗體的適用對象,目前國內有45家醫療院所都可以申請施打,建議主動諮詢醫師,多一份保護、多一份安心。

 

加入 @setn 好友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立院司委會審「國會改革」相關條文修正案
大數據推薦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