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獨家/台灣邁入愛滋「高齡」社會!學者憂「共病照護與咀吞」被忽視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陳宏麟醫師講述愛滋感染者之慢性共病優化照顧,而控糖是重要的一環。(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陳宏麟醫師講述愛滋感染者之慢性共病優化照顧,而控糖是重要的一環。(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愛滋病毒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簡稱HIV),在抗病毒藥物進步發展下,已成為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般穩定可控,感染者測不到病毒就不具傳染力(U=U)已是國際間科學實證。不過,感染者也面臨「高齡」問題,國外研究顯示,愛滋感染者相較一般人恐提早「10年」面對老化、慢性疾病與共病等健康問題。學者表示,感染者隨著年齡增長恐會出現多重慢性等疾病,因此共病照護、營養甚至進食時的咀嚼等層面問題值得進一步重視與討論。

台灣愛滋病學會今(11)日舉行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除邀請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愛滋病學會名譽理事長張上淳擔任主持外,並邀請疾管署慢性傳染病組長李佳琪、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聯會理事長陳宏麟、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咀吞中心執行長馮明珠等專家進行專題演講,內容涵括現階段台灣愛滋疫情及防治策略,愛滋感染者之慢性共病優化照顧、整合高齡者咀嚼吞嚥重建之照護模式等議題,現場也有愛滋新知與相關論文發表展示。

今日研討會也有愛滋新知與相關論文發表展示。(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今日研討會也有愛滋新知與相關論文發表展示。(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為呼應聯合國 2030年「95-95-95」目標,亦即95%的感染者知道自身愛滋感染狀態、95%的感染者已服藥、95%服藥的感染者達到病毒量測不到,台灣近年愛滋防治相當努力。據衛福部統計,在各界長期共同努力下,我國2021年防治成效已達90-94-95,優於全球的85-88-92外,愛滋疫情更自2018年始反轉,已連續下降4年,截至去年10月底新增感染數為888人,亦較2021年同期(1049人)下降15%,顯示愛滋防治成果已具相當成效。

「健人就是腳勤,控糖要靠手勤!」陳宏麟醫師說,當感染者年長時多重慢病已成趨勢時,共病照護即是必然,如常見的高血壓、高血脂、腎病與糖尿病等,除醫師外,個管師、護理師與營養師等夥伴協助其血糖與體重等相關控管就相當重要。他以自身中部的診所為例,找了屋齡較久的建築物進行改建成包含診所、藥局、食堂跟健身及舞蹈房為一體供患者照護,希望作為「健康的守門員」、成為患者就近在地健康促進點為目標。而現也提供長照服務。

馮明珠講述整合高齡者咀嚼吞嚥重建之照護模式議題。(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馮明珠講述整合高齡者咀嚼吞嚥重建之照護模式議題。(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馮明珠講述整合高齡者咀嚼吞嚥重建之照護模式議題。(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馮明珠則表示,長命不等於好命,只要是人都會面臨老化問題。但台灣老化速度太快,從高齡至超高齡只花七年!據統計,台灣從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14.6%),預計到2025年進階超高齡(約占人口20.1%)只花七年時間;而2039年時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占30%、2070年則占43.6%。

她說,老化會衍生許多身體器官退化與失能。隨著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如何活得老且活得好、吃得下且不生病,不造成家人負擔是重要課題。另,她也提出年長者的咀嚼吞嚥問題,目前台灣咀吞障礙盛行率約12.8%,該數字將隨人口高齡而更高,更可能提升吸入性肺炎風險成為共病,恐成長者殺手。無論一般民眾或感染者都值得重視。

加入 @setn 好友 #三立獨家 Exclusive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