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穎/台北報導
▲《灣生回家》導演黃銘正推出新作《尋找湯德章》。(圖/希望影視提供)
歷時五年製作,曾拍攝《灣生回家》的導演黃銘正攜手連楨惠導演推出新作《尋找湯德章》,有別於一般歷史紀錄片的形式,電影透過尋找幾位主要人物的進行方式,將現實生活與歷史人物做出自然的連結,日常感十足且幽默有趣,不僅跳脫⼀般⼤眾對歷史艱澀乏味的刻板印象,亦層層抽絲剝繭湯德章的生平故事。
▲紀錄片《尋找湯德章》的拍攝源起 從坐落台南的湯德章紀念公園開始。(圖/希望影視提供)
從一句「湯德章是誰?」開啟一段豐富又具有意義的探索旅程。該片導演黃銘正也是從此產生拍攝契機,自2018年前往台南拍攝影片時,在悠緩的中西區繞行,總是很容易經過圓環附近的「湯德章紀念公園」,黃銘正導演就此產生一連串的好奇心,直到了解更多關於湯德章的身世後,更引發尋找台灣土地的、環繞我們生活周遭的共同記憶。耗時五年光陰進行歷史調查、戲劇重現、剪接與後製特效,導演藉由湯德章戲劇性的一生,引導觀眾看見此刻真實生活中的我們,進而關注身份與國家認同相關的問題。黃銘正導演:「《尋找湯德章》和《灣生回家》一樣,都希望以好看為出發點,讓觀眾能輕鬆的看故事,再帶走想帶走的歷史、人情。」
▲《尋找湯德章》聯合導演及製片連楨惠。(圖/希望影視提供)
本片故事背景回望1907年至1947年的台灣近代史,母親是台灣人,父親是日本警察,一位夾在歷史縫隙裡,幾乎被遺忘的人。湯德章對自身認同的追尋,與殖民時期遭受的階級、不公平對待,觸發他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從事警察、律師等執法工作。最終,湯德章像他的父親一樣,死於台灣政權交替的混亂時刻,年僅四十歲。那是對價值信仰必須付出的代價?還是台灣歷史裡註定的悲劇?電影藉由幾位尋找湯德章的人物:台南莉莉水果店李文雄、記者楊淑芬,與湯德章的養子—湯聰模,他們在地、當下的追尋,豐富了想像以外的湯德章,一同刻畫、交織出湯德章的精彩故事。
▲耗時五年拍攝紀錄片《尋找湯德章》電影群眾集資計畫開跑。(圖/希望影視提供)
聽聞本片募資順利上線的消息,聯合導演與製片連楨惠導演也表示:「從湯德章是誰?到《尋找湯德章》紀錄片即將完成,不知不覺過了五年,一定是尋找的旅程好玩、深刻且迷人,時間才會過這麼快吧!感謝一路支持的朋友們,接下來的路更難,但我深信前方的路更寬、更廣、更有意義!」並呼籲觀眾加入集資的行列,一起進戲院了解咱們的厝邊隔壁,生長的所在。《尋找湯德章》本片於12月26日起影片發行募資,活動詳情洽「嘖嘖」網站。
這篇文章報導了導演黃銘正和連楨惠合作的新作《尋找湯德章》,該電影以尋找幾位主要人物的方式,將現實生活與歷史人物結合,以幽默有趣的方式展現了湯德章生平故事。這部電影不僅跳脫了大眾對歷史艱澀乏味的刻板印象,更通過湯德章的故事引發觀眾對身份和國家認同的思考。 黃銘正導演表示,《尋找湯德章》希望以好看為出發點,讓觀眾能輕鬆地欣賞故事,同時帶走一些關於歷史和人情的思考。這種以故事為主的方式讓觀眾更容易投入劇情,同時也能在觀影後帶來更多的思考。 該片的故事背景回望了1907年至1947年的台灣近代史,講述了湯德章夾在歷史縫隙中的一生。他的父親是日本警察,母親是台灣人,這使得他對自我認同產生了追尋,同時也觸發了他對公平正義的追求。他從事警察、律師等執法工作,最終在台灣政權交替的混亂時期因追求價值信仰而犧牲。這引發了一個問題,即在特定時刻追求價值信仰是否需要付出代價,或者這代表了台灣整體社會的特點。 這部電影通過湯德章的故事,成功地引起了觀眾對身份與國家認同的關注。同時,通過幽默有趣的方式呈現,也使得觀眾能夠輕鬆進入劇情。五年的製作時間和使用的歷史調查、戲劇重現、剪接與後製特效也表明了導演對這部電影的用心與努力。不僅如此,這也呼應了報導中提到的導演黃銘正對於拍攝這部電影的動機和想法。 總體而言,《尋找湯德章》是一部融合了歷史和現實生活的電影,透過湯德章的故事探討了身份和國家認同的問題。它成功地打破了對歷史片乏味的印象,並通過幽默和有趣的方式使觀眾產生思考。導演的用心和努力也體現在製作的細節上。這部電影值得觀眾關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