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獨家/迎戰困境!蚵農研究籠具 養「單體蚵」兩倍大

記者廖宜德、謝昀蓁、林韋志/雲林報導

雲林台西占全台蚵苗產量7成,但產量越來越不穩定,不少蚵農只能仰賴向越南進口,年輕一代的蚵農發憤圖強,集資30多萬研究技術,養出號稱「牡蠣界的LV」,跟一般牡蠣相比價差2倍多。

簡陋的工寮裡各式各樣克難水槽中都是實驗中的蚵苗,利用單體繁殖後,再以籠具飼養。因為每年中秋節至清明節前後,處於採蚵苗的過渡期,蚵苗不穩定的情況下,讓東南亞的蚵苗衝擊台灣市場,年輕一代的蚵農只能自力救濟,集資30多萬元研究單體蚵苗養殖。

雲林縣牡蠣養殖發展協會總幹事邱俊壹 :「人工的附殼苗,這是單體的苗。用籠具再養,1顆1顆養形體比較好。我們就是要檢查牠的狀況,有沒有原點出來、有沒有尾足出來。」

單體蚵苗從顯微鏡中查看,不只成長速度快,堪稱牡蠣中的名牌,殼蚵牡蠣1斤10幾顆80元,單體牡蠣1斤才3、4顆高達200元。

雲林縣牡蠣養殖發展協會總幹事邱俊壹 :「因為自然的苗不穩定,嘉義、台南那邊的蚵農直接去越南跟中國大陸進口。自己研究說要怎麼做人工的附殼苗,來補足時間不穩定這個市場的缺洞,進口進來可能會有檢疫上的問題。」

雲林台西每年牡蠣約有30億的產值,但近期蚵苗量少了2成多,大受影響。

雲林縣牡蠣養殖發展協會理事長丁健嘉:「蚵肉已經受到越南牡蠣的競爭嘛,那我們只能賣附殼,因為他們現在帶殼的牡蠣都是變成冷凍的才能進來,如果像這種活體的,日本啊或澳洲、加拿大那邊才少許有進來台灣。」

青年蚵農不甘止步於前,研究單體牡蠣養殖、培養純熟技術,期盼穩定產量後,不用靠進口蚵苗也能有自己的一片天。

三立新聞台 加入 @setn 好友 #三立獨家 Exclusive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