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給孫安佐1封公開信!68歲翁達瑞大半輩子過了才看清「4道理」:別怪父母

  • A-
  • A
  • A+

娛樂中心/陳慈鈴報導

孫鵬與狄鶯生下孫安佐後,一家曾有過美好的時光,但現在卻是今非昔比。(圖/翻攝自臉書)

▲孫鵬與狄鶯生下孫安佐後,一家曾有過美好的時光,但現在卻是今非昔比。(圖/翻攝自臉書)

藝人狄鶯與孫鵬的24歲獨子孫安佐再爆出爭議,不只在泰國吸食大麻,還闖入別人家中遭到當地警方逮捕。而孫安佐雖對父母多有責怪,目前已和狄鶯和解,未諒解孫鵬。對此,旅美教授翁達瑞(本名陳時奮)特地寫了「給孫安佐的一封公開信」,告訴他現在的處境,「年輕時的我並不陌生。大半輩子過了,當年看不到的道理,如今也都豁然開朗,而且值得與你分享。」

翁達瑞表示,這封信是寫給所有處境類似的年輕人。因為孫安佐較受媒體注目,便以他為收信人。翁達瑞在信中以過來人的身分告訴孫安佐四條道理,第一,我們都沒有選擇原生家庭的機會,更不可能改變原生家庭,而原生家庭的影響會跟著我們一輩子;第二,我們也不能選擇父母;第三,即使父母可以互換,我們也永遠不會滿意,因為自己的父母我們看缺點,別人的父母我們看優點;第四,不要責怪父母。

翁達瑞還提醒孫安佐,「你已經二十四歲,可以決定自己的日子。如果你不滿意父母為你安排的人生,你可以重新選擇,然後為自己選擇的人生負責。」同時也不忘勸他,兩代關係本來就是家庭難題。不論親子關係好壞,「每個人都要如此期許自己:幸福要由我傳承;不幸也要由我終止。」

旅美教授翁達瑞以過來人的身分,勸孫安佐(圖)不要責怪父母。(圖/記者鄭孟晃攝)

▲旅美教授翁達瑞以過來人的身分,勸孫安佐(圖)不要責怪父母。(圖/記者鄭孟晃攝)

【給孫安佐的一封公開信】

安佐小老弟:

希望你不介意我這麼稱呼你。其實我的年紀比你爸媽都大,但又想用平輩的立場跟你對話,所以就稱你為小老弟。

這幾天,我在網路上看到兩段與你有關的影片。你現在的處境,年輕時的我並不陌生。大半輩子過了,當年看不到的道理,如今也都豁然開朗,而且值得與你分享。

這是我寫這封信給你的理由。

當年我看不清的道理,以這一條最關鍵:我們都沒有選擇原生家庭的機會,更不可能改變原生家庭,而原生家庭的影響會跟著我們一輩子。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會更早接受命運的安排,概括承受原生家庭的一切。好的,我心存感恩,還要發揚光大。壞的,我會奮力掙脫,停止複製。

當年我看不清的第二條道理,就是我們也不能選擇父母。也因為這樣,小時候我們都曾經羨慕過同學擁有的父母,因為感覺都比自己的父母好。

長大後,我才發現同學都在互相羨慕,因為所有的父母都有兩套行為標準:優點表現給別人欣賞,缺點留給家人承受。

即使父母可以互換,我們也永遠不會滿意,因為自己的父母我們看缺點,別人的父母我們看優點。這是當年我看不清的第三條道理。

既然父母不能選擇,也無法交換,就算可以交換我們也不會滿意,那就不需要責怪父母,縱使我們的不幸是他們所造成。

如果我們可把人生的不幸歸咎父母,他們也有父母可以責怪:子女怪父母;父母怪祖父母;祖父母怪曾祖父母⋯⋯,沒完沒了!

不要責怪父母是當年我看不清的第四條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過,父母無法為我們負責。責怪父母之後,我們還是要面對自己的人生不幸。

這是我對你的提醒:你已經二十四歲,可以決定自己的日子。如果你不滿意父母為你安排的人生,你可以重新選擇,然後為自己選擇的人生負責。

兩代關係本來就是家庭難題。不論親子關係好壞,每個人都要如此期許自己:幸福要由我傳承;不幸也要由我終止。

我九歲喪父,遭遇不順時只有母親可以責怪。我今年六十八歲,有足夠的閱歷見證人生的美好。我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都有母親的角色。她一年半前才過世。

因為好為人師的職業病,我冒昧寫這封信給你。如果你覺得受到打擾,甚至有被冒犯,我要向你致歉。

最後祝你一切安好!

翁達瑞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莫逞一時樂,遺害百年身!
 拒絕毒品 珍惜生命
 健康無價 不容毒噬

不良行為,請勿模仿!

加入setn好友
追蹤娛樂星聞

延伸閱讀

【立院榮譽顧問EP21】就是比你大-憲法之母翁曉玲 翁曉玲:賴清德賣國賊?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熱門人物

直播✦活動

※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右上關閉鈕,即可關閉。

給孫安佐1封公開信!68歲翁達瑞大半輩子過了才看清「4道理」:別怪父母 | 娛樂星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