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陸網紅大腸癌病逝!昔「輸液維生」暴瘦剩36公斤 醫嘆5字示警了

  • A-
  • A
  • A+

生活中心/張家寧報導

大陸知名網紅馬曉君去年間因肚子痛、拉肚子就醫,檢查發現罹患直腸癌晚期,儘管她努力對抗病魔,仍於今年5月底癌症去世,得年30歲。對此,有醫師提醒,初次診斷出大腸直腸癌的患者,約有八九成沒有症狀,藉此提醒篩檢的重要性。

馬曉君昔因病暴瘦。(圖/翻攝自微博)

▲馬曉君昔因病暴瘦。(圖/翻攝自微博)

據了解,馬曉君去年5月發現直腸癌時已經是晚期,癌細胞擴散至肺、肝、腸、盆腔等多處,嚴重的病況也讓她只能靠輸液維持基本生存,體重暴瘦15公斤,儘管她努力對抗病魔,但最終仍在發病後一年離世,消息曝光後令外界相當不捨。

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徐大聞表示,初次診斷出大腸直腸癌的患者,約有八、九成是沒有症狀,得透過進一步檢測才能診斷出大腸直腸癌。除此之外,就算每天都有排便,仍有機會罹患大腸癌,「大腸直腸癌並非如一般人想像都會便祕」。

徐大聞指出,大腸癌患者常出現水便或軟便的情況,原因為大腸腫瘤阻塞,導致水狀的軟便才能通過,「因此像馬曉君這樣肚子痛、拉肚子就醫,一檢查就發現多處遠端轉移的悲慘狀況並不罕見。」

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官網指出,大腸直腸癌一如其他疾病,出現的症狀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多樣化的,有時很難與其他疾病做區分,提醒若出現下述症狀,就應懷疑有了下腸胃道的病灶,應立即找醫生檢查確定病因,尤其是屬於高危險群的人,更須注意。大腸直腸癌常見的症狀包括

排便習慣改變:例如突然發生慢性腹瀉、便秘。這常是腸道的腫瘤引起狹窄,或有不正常的分泌物。

糞便形狀改變:當糞便漸漸變細,常是腸道發生了狹窄,有了病變,雖然也有可能是其他病因例如腸道結核,慢性大腸炎等疾病導致的狹窄,但大多數還是因為腸道內有了不正常的組織。

排泄黏液:腹瀉,腸炎時常也會產生一些黏液,而在腸癌、息肉也會發生會發生。

便血或糞便帶血

裹急後重:這是指常有便意,肛門裡老是有東西的感覺,常要上廁所,又解不大出來,常是直腸癌的症狀之一。

腹痛

貧血:臨床上許多大腸癌的初始症狀就是貧血,尤其是在右側大腸病灶。由於瘤慢性出血,量較少,糞便顏色改變不多,不易以肉眼從糞便發現出血,常須靠潛血反應檢查。若再加上營養不良,貧血就會更明顯。但是因為症狀是漸進的,當出現症狀時,貧血都有相當程度了。

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大腸直腸癌在早期體重減輕情形,一般說來並不明顯,但可因腫瘤阻塞,腹痛,導致營養攝取不良,或腫瘤轉移而引起而使體重逐漸下降。

腹部腫瘤:少數的大腸直腸癌以腹部腫瘤表現,有些是腫瘤本身太大,或轉移至其他臟器的表現,有些是因腸阻塞,大便堆積於腸內,腹部可觸診到腫瘤狀的病灶。

轉移至其他器官:少數病人在發現有腫瘤時已是末期的病患,因為一些臟器轉移症狀來就診方診斷出來,例如轉移至肝臟引起黃疸,轉移至肺部引起呼吸困難,轉移至骨頭而導致疼痛。

加入setn好友
追蹤娛樂星聞

延伸閱讀

熱門人物

直播✦活動

※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右上關閉鈕,即可關閉。

陸網紅大腸癌病逝!昔「輸液維生」暴瘦剩36公斤 醫嘆5字示警了 | 娛樂星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