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陳文茜自2019年確診肺腺癌後,再爆罹患黑色素癌第四期。(圖/翻攝自文茜的世界周報臉書)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2019年確診肺腺癌後,2023年再遇白血症,未料肺腺癌復發,她再爆切片後發現不是肺腺癌,而是黑色素癌第四期。台大醫師指出,台灣人黑色素瘤大多發生在支端如腳底、手掌、指甲等,可能沒發現或者誤以為是一般的痣或胎記,有些長者因看不到腳底的變化,容易錯過早期發現的時機,有近4成患者初診時已經是第3期、第4期。呼籲民眾發現皮膚上黑黑的,可透過「ABCDE」原則自我檢視,有異狀要盡速就醫。
陳文茜昨晚在粉專發文提及,「自從知道我的癌症來勢洶洶,尤其切片之後,發現不是原來多數醫生判斷的肺腺癌,而是更惡的黑色素癌,一下子擴散至多個器官,跳到第四期,我未曾沮喪,始終冷靜。 」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廖怡華今日接受媒體電訪指出,黑色素瘤是一種從黑色素細胞發展而成的癌症。台灣患者好發在50歲以上族群,偶爾會出現30、40歲患者,男性略多於女性,不過差異不大;病灶可以長在皮膚任何一處,約7成患者的病灶會出現在肢端,如手掌、腳掌和指甲等。
她說,有些人一出生就有痣,如果忽然發覺突起或發癢,甚至流血都要盡快就醫,可透過前哨淋巴切片化驗;黑色素癌期別上,第一期會進入真皮、第二期會進到更深的真皮層、第三期就會轉移到淋巴,如果長在腳底,可能會轉移到腹股溝淋巴結,第四期則可能遠端轉移到肝、肺等臟器。
廖怡華提醒,有些長者因看不到腳底的變化,容易錯過早期發現的時機,建議民眾對於不容易看見的部位,可用手機拍照記錄,2至3個月對照一次,觀察變化。
臨床上惡性黑色素癌的外觀特徵有「ABCDE」,這5點要留意:
A (Asymmetry)不對稱性:腫瘤長得不勻稱。
B (Border)邊緣:不規則或不平滑。
C (Color)顏色:不一致,深淺不一。
D (Diameter)大小:腫瘤直徑大於0.6公分。
E (Elevation)隆起,有突起或者變大。另如有流血、潰瘍、疼痛的情形也要立即就醫檢查。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s2qJTbVJI4&t=234s
▼【祝你健康】「活蝦」比冷凍蝦更髒?譚敦慈「海鮮3不吃」:愛吃「台大醫科魚」富含Omega-3!煎鮭魚「關鍵1動作」重金屬少40%(影片來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