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培驊/綜合報導
▲中國名導演婁燁觸及六四社會背景的禁忌代表作《頤和園》。(圖/聯影提供)
酷愛挑戰禁忌題材的中國名導婁燁,以新作《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勇奪第61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與最佳導演雙大獎,而讓婁燁躍上國際舞台、文青必看的經典神作《頤和園》今年5月9日也將以數位版本於全台戲院重映,該片也是如今紅遍國際的影后郝蕾的成名代表作,是史上第一部男女正面全裸中國禁片,不過至今仍未能在中國上映。
《頤和園》故事講述敢愛敢恨的余虹,在1987年隻身離開家鄉,告別身邊的青梅竹馬前往北京就讀。在好友介紹下,她迅速和同校的周偉陷入熱戀,然而熾烈的愛情卻伴隨一連串的不安、失望、和矛盾,只能藉由一次次激情的性愛撫平靈魂的缺口。對周偉來說,他無法招架余虹過於剛硬的個性,對余虹來說,因為太愛對方,她興起離開的念頭。
▲情慾交纏政治成為中國禁片。(圖/聯影提供)
1989年六月,正當天安門廣場飄揚著年輕學子的自由理想,余虹和周偉的戀情已走到盡頭。六四學運在當局武力鎮壓下戛然終止,這對命中註定相遇的情侶,也在命運牽連下註定分離。周偉前往柏林,余虹則回到家鄉,再輾轉到了深圳、武漢、重慶。他們錯綜複雜的關係,讓彼此在漂泊十幾年後仍惦念著對方,然而當兩人再度聚首,除了記憶中初遇的舞會,頤和園共遊的隻光片影,他們該如何面對眼前這曾經最親密的人?
2006年《頤和園》選為第59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大膽碰觸禁忌六四社會背景的《頤和園》,因內容題材遭到中國官方禁演和禁拍,但中國政府以電影拷貝畫質太差為由拒絕審查,並以未過審便參加國際影展為由處罰婁燁禁止拍片五年,禁止該片上映並查封該片收入與拷貝;一般認為被禁理由為電影講述了從1980年代中期一直到2000年的愛情故事,劇情涉及了當時為大學生的主角們參與1989年北京六四天安門事件,以及電影中男女演員全裸鏡頭有關。婁燁直面不諱的勇氣與卓然成家的手法,成為中國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人物。
▲電影《頤和園》5月將在台上映。(圖/聯影提供)
導演婁燁稱這部影片探討的是愛情。他認為余紅和周偉最美好的瞬間是在頤和園湖面上泛舟的場景,這是片名《頤和園》的含義。主演郝蕾因選擇拍攝《頤和園》,貢獻出自己的精湛演技與「突破尺度」的裸露性愛演出,不僅導致當時男友鄧超與之提出分手,後來拍攝的電影作品也讓她在台榮獲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項,在中國影評圈、學院圈,亦因演技實力備受肯定,而被譽為「無冕影后」。也有評論認為《頤和園》是一部愛情電影,卻也是一部政治電影,只是愛情濃烈明朗,政治隱晦迂迴,用愛情來掩護政治。
這部影片無疑改變了婁燁的人生,在拍攝《頤和園》時,他經歷了電影製作上所有類型的困難,包括技術問題、審查到剪輯素材等挑戰,這段經歷讓他為後來的作品做好了充分準備,也讓之後所有挑戰對他而言都不陌生。而從美學角度來看,婁燁也稱《頤和園》是他一個事業上的里程碑,「這部影片讓我在創作和技術上獲得了自由,這種自由在創作中至關重要,也極為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