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浩雲/台北報導
▲15屆「劇集劇本創作獎」短集數首獎得獎者與頒獎者合照。(圖/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提供)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今(13)日於臺北文創大樓舉辦「第15屆劇集劇本創作獎媒合會暨頒獎典禮」,本屆共有8件作品在眾多參賽劇本中脫穎而出,獲得長、短集數首獎及優等獎項。文化部長李遠及主任評審吳洛纓出席頒獎典禮並頒發首獎及優等獎項,本屆短集數首獎由張婉兒創作的兒少溫暖故事《如果我變隱形了》奪得,長集數首獎則由楊念純跨時空對話的懸疑劇《0號檔案》奪得,分別抱回60萬元與120萬元高額獎金。
曾擔任過第一屆劇集劇本創作獎評審的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說,劇集劇本創作獎辦理至今15屆,一直引領臺灣劇集發展的推進,包含2016年Netflix進入臺灣,打破過去電視劇集的格局,劇集劇本創作也帶動提高更高製作成本的劇本。李遠勉勵所有入圍者,能夠得獎並且將劇本賣出版權當然是最好的情況,但是沒有得獎或是沒有機會賣出劇集版權,還能再改編成電影劇本、小說,甚至與漫畫家合作出版漫畫等,「辛苦創作出來的IP,就創造它各種跨域的可能」。
▲15屆「劇集劇本創作獎」短集數首獎得獎者與頒獎者合照。(圖/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提供)
除了鼓勵創作者,李遠也說,他長期作為創作者,更能理解創作歷程需要更多的支持,所以劇集劇本創作獎從下一屆起,將提高「入圍獎勵金」,並採「按月撥付」,在入圍者完成完整劇本期間,每月支付4萬元獎勵金,短集數入圍者最高可領16萬元(4個月)、長集數入圍者最高可領20萬元(5個月)的獎勵金。
同時,針對入圍作品規劃提供劇本醫生服務,由在線資深編劇提供創作者診斷建議;文化部在今年起也協助台灣影視編劇協會成立編劇學院,獲劇集劇本創作獎入圍或得獎者,也可報名編劇學院,「入圍者不僅領到獎勵金,而是能接受有系統的培訓」,未來,文化部更期待能協助民間成立編劇公司等,從創作、培育、銷售等,「建立起完整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