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鮮肉餿了、炫技膩了,六百億元票房目標落空
前言:若說二○一六年以前的中國電影市場像「一棟華麗的巨型建築」,那麼一六年則是迫使市場回歸理性的一年。依靠小鮮肉、炫技與商業噱頭的市場成長期已過去。票房奇蹟終止,「內容」重回核心地位,而官方立法也強化了意識形態管控。
▲2016年底《長城》等大片陸續上映,卻也不足以救回中國影市票房。(圖/新新聞提供)
文/賈選凝/新新聞
豆瓣評分風波(參見《新新聞》一五五七期洪耀南專欄)雖然最後以一場烏龍收場,卻也是一個契機,讓我們可以藉此檢視中國電影在過去一年中的發展趨勢,從市場到受眾,有了哪些微妙的改變?
影市出現疲弱拐點?
許多媒體在盤點二○一六年中國電影產業發展走勢時,用「高開低走拐點將至」來形容,這一年中國電影的總票房是四五七.一二億元人民幣——不但年初曾展望的票房六百億元目標落空,而且出現了近十年來票房收入的首次大幅下降。
影市疲態從一六年四、五月分開始出現,其後由暑期檔一路延燒至中秋國慶檔,整個國慶檔只有一部《湄公河行動》票房過十億元,用「節節敗退」形容並不誇張。到了年底,雖然《長城》、《擺渡人》等大片陸續上映,帶動起新一輪觀影熱潮,卻也不足以救回票房。市場趨向放緩的同時,業界開始爭論「拐點」一說:中國電影在歷經十多年高速發展後,整個工業體系與創意開發能力,真的都到了遭遇瓶頸的時刻?
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就不認同「拐點」之說,或者說面臨拐點的不是概括性「中國電影」,而是中國電影市場紅利的增長方式。他指出了結構性過剩,與內容供給亟待加強——即是說,票房增速放緩只是表像,問題實質是產業需求面與供給面之間的矛盾。
對IP電影(靠品牌概念營銷的電影)的迷信,在一六年遭遇了滑鐵盧,而「小鮮肉」、「粉絲經濟」,這些曾經與票房保證緊密掛鉤的關鍵詞,也顯現出後繼無力。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尹鴻就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所謂的超級IP電影,儘管在技術與打造視聽奇觀上頗為驚豔,但缺乏能與觀眾溝通的故事與真情實感,很多更是脫生於網路作品。
「網感」電影不再吸引「網生代」
而此前若干年電影市場的急速擴展,仰賴大量缺乏電影觀看經驗的「網生代」觀眾走入電影院消費,因而「網感」、「搞笑」、「逆襲」就一度成為為某種觀影共性;但如今;大量仿效此前高票房類型的「喜劇+愛情」模式,已讓觀眾審美疲勞。
網路生態對電影市場的影響,當然不只體現在內容上,更直接吹高了票房的泡沫。特別是一五年,由於「互聯網+」(建基於網路的活動、事物)介入,中國電影在IP改編、觀眾群拓展、票房補貼、營銷創新等因素推動下,票房同比增長近五成。但當在在線購票平台的瘋狂「票補」(數位平台上低價、甚至虧本售票)、遭監管部門的違規處罰下開始退潮後,人們才發現,實打實的電影「內容」,無法留住那些曾在「九.九元看一場電影」驅動下,才會進影院的消費者。炒作與營銷的路難再走通,某種程度上也是好事。
著名電影學者戴錦華就認為,產業必定要經歷擠掉泡沫、返璞歸真的過程——適度的增速放緩,其實有益於健康生產與市場格局的形成。而在大量資本湧入,推動中國電影市場快速膨脹,並衍生出種種亂象後,終於,因一六年票房奇蹟的終止,讓「內容」重新回到其應有的核心地位。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5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