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夏日熱傷害 以熱中暑死亡率超過30%最嚴重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身處高溫環境時間太久,就可能引發熱傷害,從體內開始高溫起計算,必須在半小時內,將核心體溫降至38.5度,否則就有死亡風險。(圖/NOW健康)

文/陳如頤/NOW健康

還沒到端午,但高溫異常,已讓許多人受不了,三總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提醒,身處高溫環境時間太久,就可能引發熱傷害,從體內開始高溫起計算,必須在半小時內,將核心體溫降至38.5度,否則就有死亡風險。

朱柏齡指出,曾經收治過核心體溫高達44度的熱中暑個案,因為從出現症狀至三總急診室,已經接近快3小時,儘管極力搶救,但仍宣告不治,死於全身器官衰竭。

另有1名建築工人在烈日下工作,突然暈倒,同事發現後立刻送他就醫,但過程中並未適時降溫,人又躺在開放式貨車後面,直接曝曬陽光,送至醫院時,核心體溫高達43.9,但因高溫時間較短,幸運救回一命。

常見熱傷害包括:熱痙攣、熱衰竭、熱中暑等,其中以熱中暑最嚴重,若處理不當,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死亡率超過30%,也就是100名發生熱中暑的人,至少30人死亡。

如何預防熱傷害?除了避免曝曬於高溫陽光下,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出「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等3大要訣,如果身體出現熱傷害徵兆時,盡速就醫。

在保持涼爽方面,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不管時間長短,絕不可將幼童及毛小孩單獨留在密閉、停泊的汽車內。儘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若家中沒有空調,建議於高溫時可到有空調設備的公共場所避暑。

至於補充水分,夏天高溫,應隨時補充水分,不能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每天應至少喝2,000c.c.白開水。另外,多吃蔬果,因蔬果含有較多水分、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促進身體健康。盡量少喝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以避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

在提高警覺上,王英偉建議,在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雇主應提供適宜的工作環境、相關防護措施,勞工每日在高溫場所工作時間不應超過6小時。

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或天氣炎熱的時間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並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

王英偉指出,如果自覺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還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務必至陰涼地方休息,降低體溫,並飲用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最重要的是立即就醫。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時鐘快轉16秒! 罹癌發生率增加所幸死亡率下降
▸大腸癌連續12年居國人癌症首位 女性乳癌發生率最高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94要客訴】阿苗:徐巧芯全身精品!高虹安持大量人民幣2024.04.18
大數據推薦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