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顏真卿〈祭姪文稿〉看似亂亂的 為何是天下第二行書?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唐天寶十四年(755)發生著名的安史之亂,這場歷時7年之久的內戰,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捩點。在這場戰役中,名臣、書法家顏真卿(後世尊稱顏魯公)的堂兄、姪子守城戰死,顏真卿在悲痛之餘寫下名垂青史的〈祭姪文稿〉,為1200多年前的戰燹留下令人動容的第一手親筆史料。然而這紙看似潦草且多處塗抹刪改的〈祭姪文稿〉何以獲得「天下第二行書」的美譽?藝術史專家邱建一有精闢的分析。

▲〈祭姪文稿〉是大書法家顏真卿對兄姪命喪安史之亂的血淚見證,從筆墨的濃枯和字體的變化可感受到他書寫時心境的轉折與無語問蒼天的悲憤。(圖/翻攝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

安史之亂風起雲湧之際,顏真卿為平原太守,其堂兄顏杲卿代理常山太守,由顏杲卿第三子顏季明往返常山、平原之間傳遞消息,使兩郡聯結共抗叛軍。但當敵對陣營進逼,太原節度使卻按兵不動,拒絕馳赴救援,以致常山城破,顏杲卿和他的兒子顏季明雙雙遇難。

乾元元年(758),顏真卿時任蒲州刺史,派顏杲卿長子顏泉明尋找屍骸,據傳僅發現顏杲卿的一條腿和顏季明的頭顱。而這一帖〈祭姪文稿〉就是顏真卿為姪子顏季明所寫的祭文草稿,它不但是英雄的號哭啼泣,更是書法藝術的曠世傑作,繼王羲之〈蘭亭集序〉後獲譽「天下第二行書」。後世眼裡的一紙飛墨,其實是顏真卿滿腔的血淚。

▲邱建一認為,〈祭姪文稿〉看似潦草,但若細看每個單字,情緒悲憤的顏真卿在運筆時並沒亂了章法。(圖/翻攝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

顏真卿在文中提及「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筆重、字大、墨濃,就是在描述兄姪罹難山崩地裂般的震驚。文末「嗚呼哀哉尚饗」幾乎轉為狂草,書法家的傷心欲絕躍然紙上。

顏真卿為顏、歐、柳、趙楷書四大家之首,其楷書端凝厚實,雄偉的書風在書法史上影響歷經千餘年。事實上,顏真卿在行書上的成就並不亞於楷書,連批評顏真卿楷書最為尖刻的北宋書畫家米芾都曾說:「顏魯公行字可教!」意思是,顏真卿的行書還可以學一學。

〈祭姪文稿〉就是顏真卿行書的代表作,點畫上方圓並用,裹鋒澀進,厚重雄渾,一改王羲之行書以瘦峻為主的形象;用墨上的乾濕濃淡,隨著書寫心境自然展現,對比強烈,像是「稱兵犯順」全用渴筆,「爾父竭誠」則是濃墨重筆;另外,因塗改形成的巨大墨塊,更加強了情感的渲染力。章法上,連斷、輕重結合,富於變化,整篇渾然一體,處處合乎法度又不為法度所箝制。

收藏〈祭姪文稿〉的國立故宮博物院認為,這篇沉痛的祭文,措辭莊重嚴正,流露至情至性,全卷書體以行書為主,也有楷體、草體,搶眼的刪改、塗抹痕跡也可一窺顏真卿情緒起伏翻湧的心路歷程;墨色在行筆的起、止、停、走展現濃枯對比,看似紊亂,實則氣韻連貫,真情流露,完整傳達書法家的心境,同時為歷史事件作了淋漓盡致的描摹。

▲「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蘭亭集序〉神龍本,普遍認為是最接近正本的摹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圖/翻攝維基百科

國內知名藝術史學者、新月藝文創辦人邱建一表示,行書在書法史上的應用相當廣泛,可以用來寫借據、遺書、情書等等,因此誕生的作品也最豐富。在大量的作品中有所謂的天下三大行書,公認排行第一的是王羲之〈蘭亭集序〉,第二是顏真卿〈祭姪文稿〉,第三則是蘇東坡〈黃州寒食詩帖〉。邱建一認為〈蘭亭集序〉以「韻」勝,〈黃州寒食詩帖〉以「意」勝,〈祭姪文稿〉以「氣」勝。

▲「天下第三行書」蘇東坡〈黃州寒食詩帖〉。(圖/翻攝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

一般人初見〈祭姪文稿〉多處塗抹修改,或許覺得亂亂的不好看,難免懷疑「究竟厲害在哪」。邱建一說明,過去書法好壞的評比,不單在於字本身好不好看,而是能否體現文字和內容筆劃的配合,將「感覺」發揮出來,如此才算是書法的上乘之作。

邱建一分析,〈祭姪文稿〉強於氣勢縱橫但運筆不亂,顏真卿內心有一股不滿時局的怒氣灌注到紙筆之上,一般人盛怒之下很難平穩寫字,〈祭姪文稿〉全卷看似潦草,但若端詳每一個單字可以發現,顏真卿即便情緒噴湧,運筆並沒有亂了章法。

▲「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姪文稿〉現藏於台北故宮(國立故宮博物院)。(圖/翻攝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

邱建一補充道,〈祭姪文稿〉的另一個好在於,當你讀整篇文稿時,會隨著內容的描述感受到顏真卿起伏不定的心境,字體從一開始的平穩漸漸「加速」,到了後面憤怒的情緒積累到頂點時,內心的情緒完整地在筆劃上體現。顏真卿追求的是「以筆力勝」,而非刻意營造筆劃本身的漂亮或筆劃結構上的美麗。

▲知名藝術史學者邱建一。(圖/邱建一提供)

加入 @setn 好友 #三立獨家 Exclusive

【#直播中LIVE】37死囚拚生路 死刑存廢憲法法庭今言詞辯論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花蓮深夜震不停 市區兩棟大樓傾倒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