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收復台灣的成功關鍵 除了絕對實力優勢還採取了1手段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明清交替之際,鄭成功在攻打南京失敗後,轉而把目光盯到了台灣。當時的台灣被荷蘭殖民者所佔據,鄭成功成功的把荷蘭人趕走,開啟了明鄭政權對台灣的統治。康熙元年,鄭成功去世了,他的兒子鄭經接班。清廷也曾派人前往廈門招撫鄭經,不過當時的鄭經正忙著和他的叔父爭權奪利,也顧不上清廷。

▲康熙收復台灣除了絕對實力優勢,還採取了1手段。(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在局勢穩定後,鄭經表示要學朝鮮、琉球那樣當個藩屬國。這是清廷所不能接受的,所以雙方爆發了戰爭,清軍攻佔了廈門,一度掃清了鄭經在沿海的據點。隨後,清廷授福建提督水師總兵官施琅為靖海將軍,令其統帥水師,前往征剿鄭經。不過施琅三次出海,卻因颱風而未能成功。

不過清廷仍然不死心,又派福建招撫總兵官孔元章先後兩次渡海招撫鄭經,但均告失敗。這讓清廷意識到武力收復台灣只是時間問題了。不過由於康熙早期麻煩事太多,一時也顧不上台灣。

三藩之亂結束後,清朝的統治更加穩固。僅僅三年左右的時間,康熙就派出20萬水師進攻台灣,並一舉成功的剿滅了鄭氏政權。康熙收復台灣,除了絕對實力外,還採取了哪些手段?

首先,大清與鄭氏政權的實力對比來看,大清處於絕對的優勢,如果不是隔著一片海,清廷非常容易就會將其消滅。所以,不管康熙用什麼招數,其實絕對實力在那裡擺著,收復台灣只是時間問題。

除了絕對優勢出兵外,其實還確實有一些招數。那就是遷界和禁海政策,清廷這種嚴格地封鎖,可以說對台灣來講是致命的。台灣在當時經濟相對落後,很多物資,不管是糧食還是戰略物資,都要大量依賴大陸的貿易輸送。這樣一來,完全可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雖然時間有可能會長些,但是對台灣的軍心是個極大的動搖。

還有一點,那就是康熙利用鄭經死後台灣的動盪期。年僅12歲的鄭克塽繼任延平王,大權旁落,鄭氏集團的官員很多人不服馮錫範等人,所以還願意做內應,所以有了收復台灣的實力,再加上戰略得當,利用對方的內亂時期,康熙最終收復了台灣。不過在收復台灣後,當時對於是否把台灣納入版圖還是有過一番爭論的,不過施琅還是說服清廷將台灣併入版圖。

 

加入 @setn 好友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94要客訴之飛翔國際】】台積電龍潭不擴廠地主後悔了?美日為何搶著補助台積電設廠?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