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旬婦對抗乾癬20年!乾癬協會:仍有患者憂武肺而少就醫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全身紅腫、痛癢、想抓,甚至皮膚出現緊繃、滲血等情形,這是民眾無法理解乾癬患者的痛。據健保資料顯示,台灣一年有超過5萬人因乾癬或乾癬關節炎就醫;而據台灣乾癬協會統計,台灣每年約新增3000名乾癬確診患者,但因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近期仍有少數患者擔憂感染而沒回診。

皮膚科醫師表示,近年乾癬治療選擇越來越多,除照光外還有生物製劑治療,患者有機會將疾病控制到不影響日常生活,呼籲患者別有無法根治等錯誤迷思而消極治療,或因武肺疫情而減少就醫。

▲基隆長庚醫院皮膚科主任許仲瑤表示,乾癬治療選擇越來越多,除照光外還有生物製劑治療,患者有機會將疾病控制到不影響日常生活,呼籲別因錯誤迷思而消極治療。(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60多歲的患者邱小姐年輕時皮膚狀況佳,愛穿無袖衣物,沒想到快40歲時乾癬發作,但因覺得無法治癒而消極接受治療,導致全身紅腫、緊繃、滲血;最嚴重時,她全身皮膚滲血,連彈簧床太熱都會使病情家重,她只能睡涼蓆,但連翻身、起身都痛,讓她苦不堪言。後在醫師建議下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總算成功控制病情。

台灣乾癬協會秘書長王雅馨表示,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協會統計,台灣乾癬患者約20萬人,每年約新增3000人,治療上並分輕中重度。而以協會這陣子收到病友回應,在武肺疫情趨緩後,多數乾癬病友有正常規律的回診,但因顧慮疫情的關係,仍有少數患者擔心而沒回診,使病況加重。

基隆長庚醫院皮膚科主任許仲瑤表示,近年乾癬治療選擇越來越多,除照光外還有生物製劑治療,患者經適當治療後,有機會可以將疾病控制到不影響日常生活、外觀上也看不出病灶,達到所謂的「治癒」目標。

即便如此,仍有部分患者有5大錯誤迷思,如「乾癬無法根治」、「反正早治晚治無不同」、「西藥都用類固醇」、「西醫治療都沒效」、「生物製劑傷肝腎」而離開正規醫療。

她說,目前乾癬評估有2大客觀指標,一為體表面積(一個手掌約為體表1%),二為乾癬面積暨嚴重度指數PASI,包含患者病灶面積與病灶部位的紅、厚、脫屑做綜合計算,分數從0至最嚴重的72分。國際上臨床治療目標目前以至少「病灶面積小於3(病灶清除至一個手掌大小)、PASI小於1」為治療目標。

許仲瑤說,患者若能接受長久穩定的治療,多數可在治療4個月後讓病灶大幅消失或控制住;尤其近來生物製劑的創新進展,讓治療目標從PASI改善50% ,進步到改善90%,因此穩定且持續接受治療,才能免於復發困擾。呼籲患者不要等到受不了再來就醫,減少治療的冤枉路。

加入 @setn 好友 #新冠肺炎最新疫情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