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神秘洞穴每年「吐魚」上萬斤!村民狂吃 專家一看氣炸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世界上很多地方,因為地理條件得天獨厚,有許多特產產出,讓人們不用幹太多活,就得以溫飽,當地人多會視為這是上天的恩寵,取之也認為理所當然;在湖北省十堰市有一個洞穴,從外觀上來看沒什麼特別,不過讓人們吃驚的是,每年大約清明節前後,山洞就會不斷向外「吐魚」,這對當地村民來說,不用捕撈就有魚直接送上門,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因此,每年這時候就會吸引大批村民來此捕撈,大快朵頤享受味美的鮮魚。

 ▲有些地方魚產特多,不用飼養就可取之不盡,被視為上天的恩寵。(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據悉,因為這奇妙現象,每年清明節的時候村民都會守在洞口,光是從山洞中出來的魚就有上萬斤。村民都把這看做是大自然的饋贈,每年清明節的時候,村民們都會提前準備好工具在山洞門口等著;後來這件事傳開來了,知道的人越來越多,連隔壁村的人也蜂擁而至;而這現象也引起了專家注意,急忙趕來一探究竟。

專家到了之後,一看大吃一驚,後來他們又聽說村民們一直在捕食這裡的魚,簡直氣炸了!隨即對村民說這些魚是不能吃的,因為這些魚都是國家的保護動物;原來這是近幾十年數量急劇減少,呈現瀕危狀態的「多鱗白甲魚」。

多鱗白甲魚為暖溫性淡水魚類,生活在海拔270-1500米、水質清澈、砂石底質的高山溪流中,牠們常藉助河道中溶岩裂縫與溶洞的泉水發育,生存環境十分獨特;對於山洞每年「吐魚」的現象,專家們猜想,因為這裡是溶岩地貌,山洞中應該有著巨大的暗河,在村民的協助下,果不其然在山上找到了幾個溶洞,代表果真有暗河;天冷之時,魚就會游到山洞中產卵避寒,春天到了,水溫變暖,魚自然也就游了出來,這也就是為什麼每到清明節就會有大量的多鱗白甲魚游出洞外。

▲「多鱗白甲魚」近幾十年數量急劇減少,呈現瀕危狀態。(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專家表示,這種魚一般是秋末進入山洞,四五月份的時候再出山洞。多鱗白甲魚是珍稀食用魚類,肉質細嫩,味美而不腥,尤以泰山所出更佳,古代帝王來泰山封禪,該魚為御膳中必備之菜,故民間把其與富春江的鰣魚、青海湖的湟魚(裸鯉)、渤海的弓魚和油魚並列,稱為中國「五大名魚」,不過因為數量太過稀少,現在已經不允許捕獵多鱗白甲魚了。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