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臨終前不斷喊著一個人的名字 群臣裝聾:別理他

  • A-
  • A
  • A+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元朝末年,天下陷入戰亂時,朱元璋從一個乞丐參加到義軍,南征北戰,最終在鄱陽湖大水戰中消滅了勁敵陳友諒,創建了明朝;為了穩固江山,他將一批戰功彪炳的武將幾乎殺盡,且為了讓自己的孫子朱允炆能順立繼位,到臨終前都還在掛念;然而天不從人願,在他死後,皇孫朱允炆仍沒有安穩坐上皇位,並出現了朱元璋最不想看到的同姓相殘局面。

▲朱元璋為保朱氏江山,大殺功臣,分封朱姓藩王。(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不同於其它朝代,朱元璋是把皇位直接傳給孫子朱允炆,這樣的做法自然引起其它兒子的不滿;朱元璋雖然個性殘暴、嗜殺,但他是個絕頂聰明的人,很多事情他都看的非常清楚!他擔心自己死後,藩王們會對皇孫不利,特別是諸子之中性格最強勢的第四個兒子朱棣,最有可能帶頭反對皇孫朱允炆。於是朱元璋便提前下了一道聖旨,聖旨中寫道在自己死後不許任何藩王回京弔唁,為朱允炆登基鋪路。

▲朱允炆為朱元璋之孫,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年號建文。(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不過,朱元璋知道光這樣的規定,還不能保證孫子朱允炆的安全;所以,朱元璋在臨終之前,想召朱棣回京,對兒子動之以情,囑託朱棣盡心輔佐孫子朱允炆。只要朱棣顧念父子之情,答應朱元璋臨終託付,連最強勢的朱棣都願臣服於朱允炆,那麼其他藩王必將也會臣服於新皇朱允炆。

於是朱元璋在病危之際,他不斷喊著燕王朱棣的名字,吃力重複喊著要見朱棣,然群臣和朱允炆都選擇了裝聾作啞。群臣和朱允炆之所以裝聽不見,主要是以為朱元璋想要更改皇位繼承人;殊不知,朱元璋想召回燕王朱棣,是要化解本有矛盾的這一對叔侄,希望朱棣能好好輔佐朱允炆;群臣這裝聾作啞,反而適得其反。

▲朱元璋一心想保護皇孫,最後還是無法阻止同姓相殘的結局。(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朱元璋臨終之際,朱棣曾不顧藩王不准進京的旨意,想要再見父親一面,但卻被新皇朱允炆阻止,這也成為了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原因之一;昔日朱元璋在分封各地藩王的同時,曾在《皇明祖訓》中寫道:「當朝中無正直大臣,奸臣橫行的時候,藩王們可以興兵誅討,以清君側。」朱允炆和朝中眾臣的自以為是,為他們自己埋下了禍根。

▲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即位後年號永樂,是為明成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後來的朱棣即以此為理由,指朝中有奸臣,須加誅討,並稱自己的舉動為「靖難」,故而靖難之役中,朱棣的口號即是「清君側,靖國難」。朱棣於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建文帝在宮城大火中下落不明,燕王朱棣即位,改年號永樂。

加入setn好友
追蹤娛樂星聞

熱門人物

直播✦活動

※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右上關閉鈕,即可關閉。

朱元璋臨終前不斷喊著一個人的名字 群臣裝聾:別理他 | 娛樂星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