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驚見肝轉移!多專科治療團隊助你化險為夷!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張先生(化名)為單位高階主管,52歲的他終日勤懇工作,卻在近半年時常出現排便不適甚至血便的症狀,趕緊到門診就醫並確診為晚期腸癌,且合併肝臟轉移,肝臟部位超過6顆腫瘤,最大者甚至超過5公分,如此令人驚訝的結果,讓他無法置信也陷入絕望的深淵。所幸,透過多專科團隊的評估,搭配基因檢測確定RAS基因無突變後,使用抑制表皮生長因子藥物進行治療,順利縮小腫瘤,成功進行手術切除,如今術後一年觀察並無復發跡象,生活品質維持良好。

腸癌初期症狀易輕忽! 罹癌陷阱藏在生活裡

收治個案的嘉義基督教醫院外科副部長方川尹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根據腫瘤位置的不同,症狀也有所差異。其中,位於大腸左側往往出血狀況較明顯,腫瘤易被檢查出,明顯症狀有腹痛、血便、裡急後重等;若是位於右側則因腸徑較大,較不易察覺,又以不明原因貧血、體重減輕、腹脹等為表現。

而導致腸癌的發生除了基因遺傳外,致癌因子最大宗其實是生活環境、飲食習慣、年齡增長、肥胖等因素。方川尹醫師以全台最年輕的患者為例,年僅14歲即是因為有每日吃香腸的習慣而罹癌。此外,大腸直腸癌的患者約20-30%確診時已進入晚期,因此建議50歲以上民眾應遵循國健署推行之糞便潛血檢查,有遺傳家族史則應40歲開始定期接受腸鏡檢查。

晚期腸癌莫絕望 MDT多專科團隊合力抗癌有方

而在治療方面,方川尹醫師表示,現今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主流採多專科治療團隊(MDT)模式,透過不同專科醫師通力合作,即使罹患晚期腸癌,在聽從醫師指示積極治療也能延長患者存活期並達到良好的預後,結合內外專科醫師的多元專業意見,定期招開多專科會議,並搭配基因分析,共同為患者量身制定最適切的治療方針。以嘉義基督教醫院為例,每年確診患者達300位,透過多專科團隊醫師制定的治療方案,大幅降低患者裝置人工肛門的機率,不僅獲得學會認證,更榮獲生策會國家品質標章。

此外,方川尹醫師也呼籲,即便現今大腸直腸癌在積極治療下已能達到良好的預後,還是要提醒民眾,當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腹部不適、疼痛;不明原因貧血、體重下降等相關症狀時,應立即至腸胃科、大腸直腸外科檢查,早期發現、積極治療才是對抗疾病的最佳解方。

▲嘉義基督教醫院 方川尹醫師。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