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混打最佳組合曝光!醫:「這樣混」好棒棒

生活中心/林奇樺報導

新冠肺炎從2019年底爆發後,禍害全球已經快2年了,現在更因為變種病毒的出現,讓人幾乎看不到疫情的終點。但多項研究也指出,接種新冠疫苗雖然不能保證就不會得到新冠肺炎,但對於降低重症卻有相當的效果。現在國際上的疫苗以AZ、莫德納及BNT疫苗為主,而我國則有高端疫苗,在疫苗供貨不穩定的狀況下,混打也成了各國的選項之一,而我國也頻傳混打聲浪,但如何混打才會讓疫苗的保護力發揮到最好?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就表示「AZ混mRNA,好棒棒」。

「AZ,莫德納,輝端-BNT,高端,四種疫苗如果要混打,要怎麼混?」對此,潘建志醫師就在臉書發文,簡明扼要地說:「莫德納混高端,不建議;莫德納混BNT,很可以;AZ混mRNA,好棒棒。」

▲潘建志醫師發文指出「AZ混mRNA,好棒棒」。(圖/翻攝自潘建志臉書)

潘建志醫師接著分析,四款疫苗都被設計成要打2劑,因為再接種第二劑疫苗後會激發更強烈且全面的免疫反應。若從理論上來看,如果第二劑的蛋白質抗原性質越接近第一劑,容易被第一劑寫入記憶體的記憶性B細胞T細胞辨認出來,對混打而言效果越好。若只看疫苗本身的蛋白質氨基酸序列,四種疫苗在抗原表達上幾無差異,好像都能混打,「不過事情遠遠沒有這麼簡單」。

潘建志就以人類的血型來做比喻,「人類基本血型有四種,A/B/AB/O,輸血不能亂混,不然會出現免疫排斥反應,這是常識。血型的抗原來源是紅血球細胞膜上,以唾液酸結尾的醣蛋白。聚醣不同,表現出來的抗原免疫性就不同,甚至會被當做是身體外來的異物而被排斥。」

接著潘建志就指出,AZ是由腺病毒攜帶DNA注入人體細胞的細胞核,再產生mRNA,再產生S蛋白;莫德納和輝端/BNT,是由奈米脂質攜帶mRNA注入人體細胞的細胞膜,再開始產生S-2P蛋白,而這三種疫苗的S/S-2P蛋白的生產基地都在細胞裏,但高端就不一樣了。

潘建志指出,高端疫苗是由生物反應槽裏大量培養的中國倉鼠卵巢的上皮細胞(CHO),經過基因改造的技術,生產出來S-2P蛋白當做抗原,加上佐劑,包裝成針劑,再打到人體裏,「人體細胞和倉鼠細胞生產出來的蛋白質,雖然胺基酸序列相同,但附著在外面的長聚醣鏈卻有種類和點位上的差異,表現出來的抗原性和其它疫苗有相當的落差」。潘建志也以人類的母奶和倉鼠的母奶類比,「人體細胞和倉鼠細胞生產出來的蛋白質,雖然胺基酸序列相同,但附著在外面的長聚醣鏈卻有種類和點位上的差異,表現出來的抗原性和其它疫苗有相當的落差」。

因此,潘建志也表示,AZ、莫德納,輝端/BNT,這三種疫苗的都在人體中(而且是同一個人)合成S蛋白,醣基化相同,免疫反應接近,理論上可互為第一劑第二劑,但高端疫苗和上述三種的免疫反應差別較大,因此不建議混打。

至於AZ、莫德納,輝端/BNT之間又該怎麼混大,潘建志醫師指出,莫德納和輝端/BNT的抗原S-2P蛋白的序列是完全一樣的,相容性基本上沒問題,國外也有研究證實能夠混打,但同一疫苗如果有第2劑能打就沒必要混打,台灣是因為疫苗供需的情況下,造成有300萬名莫德納孤兒,在BNT大量到貨,兩款疫苗混打從學理上和現實中是可行的,總比第一劑打完太久補不上第二劑,造成抗體逐漸降低,保護力消失抵擋不住病毒來的好。

▲潘建志醫師表示,等高端疫苗的保護力和安全性的數據更清楚後,再來考慮混打的問題。(圖/食藥署提供)

而AZ和mRNA疫苗混打,潘建志醫師指出,這是國際間AZ大缺貨和後來出現的血栓疑慮所以才逼出來的策略,沒到卻因禍得福,發現混打的反應更強。不過潘建志也說,國外研究還是建議AZ當做第一劑,mRNA當第二劑,效果會比較好,但反過來的話就不行。最後潘建志也說,因為高端疫苗醣蛋白抗原表現和其它疫苗有差異,做為別種疫苗的混打第二劑時,要激發第一劑生成的記憶性後天免疫反應可能效果不好,且全世界目前還未有次蛋白疫苗上市,也就不會有混打的先例,所以他的建議就是高端疫苗「自己混自己」,等保護力和安全性的數據更清楚後,再來考慮混打的問題。

潘建志醫師臉書全文:https://reurl.cc/emEEx7

 
 

看更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疫苗接種與猝死關聯尚無定論

加入 @setn 好友 #新冠肺炎最新疫情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