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小角落,傳愛無界限

2023/10/17 14:07
彰化25歲洪姓女子8月6日父親節前夕為了想要煮一頓菜給爸爸享用,與媽媽一同騎車出門採買,不料卻在途中被小客車追撞,媽媽不幸骨盆及腿部多處粉碎性骨折,而她則是腦部重創,在加護病房昏迷1個月才醒過來並展開復健。車禍意外打亂了原本的生活,所幸她撿回一命,醒來第一件掛心的事情竟是要趕快出院,煮完遲到的父親節大餐。(記者:張可君)

2023/10/13 19:37
企業送暖並善盡社會責任!後新冠時代景氣陸續復甦,除了健保議題成顯學外,許多社福團體面臨捐款與物資減少的憂慮。台灣諾華日前再度攜手聯合勸募協會 捐173萬給中華飛揚關懷協會等4個兒少、身障社福團體,造福社會、讓愛持續延續;隨著流感疫苗陸續開打,台灣東洋日前也捐贈500劑佐劑流感疫苗給桃園市政府,盼與市府攜手照顧防疫志工的健康,也齊力打造幸福城市。(記者:簡浩正)

2023/10/13 09:19
男童熙熙10個月大時因意外全身30%面積燙傷,復健路漫長常常半夜哭醒,女童小真出生時小腿以上滿是紫青色胎記,隨著成長臉上胎記顏色變深,常引人注目和詢問,所幸兩位在陽光基金會的協助下,獲得完善醫療照顧;陽光基金會每年陪伴近400個燒傷顏損兒家庭走過艱辛復健的歷程,12日舉辦記者會,盼大眾同理支持陽光孩子及其家庭的艱辛、營造更友善的成長環境,響應捐款幫助燒傷顏損孩子獲得完善身心重建服務。(賴俊佑)

2023/10/09 08:45
來自台北的一群身障和視障協會成員,利用國慶連假來到台東鹿野鄉高台,勇敢挑戰飛行傘運動。飛上天際的時候,成員們直呼,好像正常人一樣,感受刺激和興奮,圓了一生飛行夢。視障朋友還說,彷彿化成一隻鳥翱翔天空,這種感覺終身難忘。(記者:張可君)

2023/10/06 17:44
台中某網路知名早午餐店老闆前日晚間發覺店門口站著一名90歲蔡姓老翁,抱著洗衣粉面有難色,便上前關心,蔡翁表示已迷路3小時,老闆聽聞後向警方報案處理,還好蔡翁身上有證件,員警到場後親自將蔡翁載送回家,老闆拍下此溫馨畫面並於網路發文,感嘆這是今年看過最帥最溫暖的警察。

2023/10/04 12:59
患有多種慢性疾病,但還是無微不至地照顧臥床病夫,台中這名74歲陳阿嬤,對待丈夫的深情還有眼前艱苦生活的堅韌精神,讓人心疼又佩服。17歲嫁給大自己9歲的先生,夫妻倆靠著經營理髮廳維生,直到4年前,先生病倒就此臥床,加上今年初兒子病逝,整個家的重擔全落在陳阿嬤身上,兩老加上兩個孫子,四口就靠萬餘元補助度日,陳阿嬤毫無怨言,反而相當知足感恩,甚至堅定表示,若有下輩子還是想嫁給丈夫。

2023/09/28 11:19
衛福部健保署今(28)日分享健保愛心專戶近期收到2筆大額捐款,一位是桃園市詹姓女事業負責人,已連續2年以信用卡捐款各20萬元;另一位是臺北市鄭女士,以已故母親的名義捐款健保署愛心專戶30萬元,希望藉此籲請社會各界主動關心身邊的弱勢家庭。(記者:簡浩正)

2023/09/26 12:00
今年8月底,長期幫助國內外先天顱顏缺陷病童的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重啟海外義診服務,第一站選擇蒙古國。睽違4年,基金會與長庚顱顏中心組成的義診團再見蒙古醫療團隊,雙方都非常感動,除了互相關心近況、交流技術等,在任務完成的當天,蒙古醫師還特別歸還一件珍貴的手術衣,那就是逾10年前,已故羅慧夫醫師到當地義診所穿過的。看到那件衣服,許多醫護都落淚哽咽,紛紛表示好想念羅爺爺、羅醫師。

2023/09/23 20:41
疫情解封後,大家逐漸恢復正常生活,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長庚顱顏中心所組成的「用愛彌補義診團」也在今(2023)年重啟海外義診服務,第一站就從蒙古開始。短短3天內就替近30名患者看診,更接力完成19名蒙古先天顱顏缺陷和1名燒燙燒病童的手術,分秒必爭的義診行程,除了我國醫護們,當中還有美籍外科醫師Kyung Hoon Chung和日籍外科醫師Takafumi Saito加入。

2023/09/22 18:00
醫師在台灣是前三高薪的職業,且社會地位頗受尊重,但在蒙古卻非常低薪,即便有30年資歷的醫師,月薪也僅差不多台幣2.5萬。雖然收入不高,但仍有許多醫師堅守崗位,蒙古婦幼醫院顏面外科前主任Ayanga的顱顏中心團隊就是其中之一!睽違近4年,台灣義診團再度前往蒙古,一邊替患者手術一邊進行醫學交流,讓患者家屬感動不已,甚至還有一名奶奶當場下跪感謝,謝謝台灣無私大愛救治了她的愛孫。

2023/09/22 18:00
根據統計,蒙古國每年約有100名唇腭裂新生兒誕生,在當地唯一能救治顱顏病童的醫院就是位在首都烏蘭巴托的蒙古國立婦幼醫院,那裡的顱顏中心正是由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長庚顱顏中心合作協助的。疫情後解封,今(2023)年義診團再度前往蒙古,一大早醫院就排滿患者等待來自台灣的他們,其中一名媽媽甚至舟車勞頓6小時到醫院,只希望可以修復女兒。看診完後下午,台灣醫師馬上手術,前後對比讓媽媽感動、感謝不已。

2023/09/21 16:01
台南單親媽媽和兒子仔仔(化名)相依為命,未婚生子又得賺錢過養家,仔仔媽一度不知所措,加上患有亞斯伯格症的仔仔也因為未定時服務加上情緒找不到出口,所以飽受同學異樣眼光。直到社工和1919陪讀計畫給予關懷,讓他們母子倆的生活有了依靠和改變。最讓人動容的是,協助仔仔的陪讀班牧師柯婌文,她一路走來無私奉獻10多年,甚至連退休金都無償捐出。

最新圖輯

熱門人物

直播✦活動